首页> 健康科普

虽是经典药,使用也需慎重

发布时间:2020-08-17 11:17:36.0 作者:安安网 浏览次数:0

从19世纪末至今,阿司匹林已有一百多年的使用历史,被广泛应用于感冒退热、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。
       但刊登在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》的一项研究发现,超10%的患者存在阿司匹林使用不当的问题。而自行盲目使用,反而会带来一系列衍生疾病。

 

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这三种情况,用药需谨慎
       人群:有出血史
       服用阿司匹林的主要风险是出血,排在第一位的是脑出血和胃出血,还可能引起泌尿道、肠道、皮肤黏膜(牙龈)出血等情况。出现以下情况最好不要使用:
       有出血病史,或有易引起出血的基础疾病,如未根除的幽门螺旋杆菌、未控制的高血压等;
       正在使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其他药物,如抗血小板药、抗凝药、糖皮质激素、非甾体抗炎药(如阿司匹林、布洛芬、芬必得等);
       近期做过手术,经评估出血风险大于血栓风险的患者。
       血压:收缩压140毫米汞柱以上
       以前要求收缩压150毫米汞柱/舒张压90毫米汞柱以下,就可以用阿司匹林;
       新共识则要求必须把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40毫米汞柱/舒张压90毫米汞柱以下才能用,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降低风险。
       年龄:70岁以上
       70岁以上和40岁以下人群不建议使用。超过70岁后,出血风险会增加;40岁以下的,临床研究证据不足。
       除此之外,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不建议用阿司匹林。 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安全用药这样吃
       不要空腹吃
       阿司匹林最好在胃里有食物的时候吃,以免刺激胃黏膜。
       有严重胃肠疾病,比如胃酸分泌过多、胃溃疡、糜烂性胃炎的患者,可以吃饭时服用或餐后30分钟服用,每天剂量在75-100毫克。
       不要擅自停药
       有些人担心药物有副作用,自行停药、吃吃停停。这种做法会给心脑血管带来很大的风险,增加相关疾病的复发几率。
       老年患者遵医嘱调整用量
       老年人造血功能常有不同程度减退,因此用药前需检查凝血功能与血小板数量,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出血倾向。
       为了保证安全用药,阿司匹林的使用需遵循个体化方案,一定要请医生全面评估。可以做血小板聚集力检测,评估血栓风险和出血风险哪个更大;服药3-6个月以后,应定期检测一下肝肾功能,看是否需要调整用药等。

 

 

 



 

  • 版权所有: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
  • 网络管理与技术支持:北京中科时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(健信网)
  • IPC备案编号:京ICP备1703357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