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0-09-29 15:45:59.0 作者:安安网 浏览次数:0
广东人爱喝汤,相信大家都知道,可是在日常生活中,有很多煲汤、喝汤的误区是大家没留意的,现在来一起学习一下吧。
误区一:汤越鲜越浓,营养成分越高
日常生活中,很多人认为“老火出靓汤”,煲汤的时间越长,味道就越鲜美。但是有研究发现,煲汤的时间越长,汤中的嘌呤含量就越高,诱发痛风的危险也越高,而食材中的营养物质则可能在长时间的加热中大量流失。
误区二:只喝汤不吃汤渣
很多人只爱喝汤不爱吃汤渣,认为食材的营养都在汤里了,没有必要再吃汤渣,其实这是不完全正确的。如果煲汤时间过长,食材的营养物质在长时间的加热中可能大量流失,这样的汤渣确实不应该再吃了。但是如果煲汤时长适宜,汤渣中的肉含有丰富蛋白质,适当吃一些也是非常有营养的。
误区三:随意加入中药材
有很多长辈习惯在煲汤时随意加入一些中药材,认为营养健康,全家适宜。但是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中药材的选择要根据个人体质来决定,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选择的中药材也不同,所以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。
误区四:得了痛风,坚决不能喝汤
很多痛风病人认为汤是绝对不能喝的,其实当尿酸值降到正常范围,痛风症状逐渐缓解时,可以适当喝一些清淡的汤水,例如蛋花汤等。
看完这篇文章,相信大家对煲汤和喝汤都有了新的了解,“民以食为天,食以安为先”,吃得健康才是王道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