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健康科普

立冬后要大补吗 立冬进补法则看这里

发布时间:2021-11-08 13:49:25.0 作者:99健康网 浏览次数:0

11月8日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:立冬,顾名思义,立冬就意味着冬季的来临。随着天气和气候的转变,我们的养生策略自然也应该有所调整。有人说冬季是滋补的黄金时节,因此进入立冬后就应该开始大补,这种说法正确吗?我们如何正确在立冬养生?下面就让中医专家给我们介绍一下。
  专家:立冬属秋冬交界 呼吸道疾病患者易受累
  所谓立冬就意味着冬季的到来,但实际上气候并没有十分严格的分界线,不会出现到了立冬那天就一天入冬的现象。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医师黄汉超在此前采访中表示,立冬时节天气属于秋冬交界,兼有秋天和冬天的气候特点,“比如说这段时间空气还是比较干燥,早晚温差可能会有点大,也就是出现一点秋老虎的天气。”
  因此据黄汉超主任医师介绍,在这个时节,最容易受累的首先是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,病患容易在这个时节复发。另外还有儿童和老年人,对老年人而言,心脑血管疾病会有个发作的小高峰,需要注意提防。

 


  冬季就要大补?立冬进补应以清补为主
  不少人都认为,到了冬天就该好好进补才能抵御寒冷避免得病。对此,黄汉超主任医师认为虽然的确有一定道理,但要注意进补的方式,并不是说到了立冬意味着冬天来了要立即大补,需要按时间和气候进行区分。在立冬时节,选择清补才是正确的养生法则。
  “立冬时节仍可能存在一些秋燥,因此这时候的养生原则应为清补,也就是说有点清虚火又有点补阴津。进补的时候选择一些滋润的食材,而不是一味选温燥的食物,大补我们应该留到小雪节气再进行。”
  在立冬时节,黄汉超主任医师推荐我们可以喝一些甜汤以达到清补的目的,比如说用栗子、百合、红豆、冰糖煮糖水,甘润又不会燥热。此外也可以选用淮山、猴头菇、枸杞、栗子、核桃等搭配猪骨等肉类煮汤饮用,日常还可以泡西洋森蜂蜜茶,特别适合脑力劳动者饮用。
  当然,立冬时节也有一定的饮食禁忌。黄汉超主任医师提醒,由于立冬时节仍可能有“秋老虎”的余波,除了温燥的食物以外,煎炸、辛辣以及大补的食物应该可免则免。
  立冬后吃什么进补
  1、大白菜

  大白菜性温味甘,入脾胃经。有温胃益气、驱寒防风的作用。对于胃脘冷痛,腹部怕凉,小腹疼痛,排便不畅有改善作用。
  2、黑豆
  黑豆是各种豆类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,比猪腿肉多一倍还有余。它含有的脂肪主要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,其中人体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占50%,还有磷脂、大豆黄酮、生物素,所以吃黑豆没有引起高血脂之虞,还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。中医认为,黑豆性平味甘,有润肠补血的功能。
  3、山羊肉
  山羊肉性热、入脾肾经,有温肾助阳、强腰健骨的作用。
  4、鲈鱼
  鲈鱼含有丰富的、易消化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B2、尼克酸、钙、磷、钾、铜、铁、硒等。中医认为鲈鱼性温味甘,有健脾胃、补肝肾、止咳化痰的作用。冬天,鲈鱼肥腴可人,肉白如雪,鱼肉细腻,是最好的品鲈鱼季节。
  5、大葱
  大葱味辛,性温,具有发汗解表,温中祛寒的作用。主要用于外感风寒,发热寒战,头痛鼻塞,咳嗽,咳白痰,胸闷气短等呼吸道症状。
  6、鲫鱼
  鲫鱼性温,味甘,能补脾益气、温中下气、利水消肿、补血通乳。鲫鱼含不饱和脂肪酸,常吃鲫鱼不仅能健身,还能减少肥胖,有助于降血压和降血脂,使人延年益寿。
  7、香菇
  香菇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、50多种酶及游离氨基酸、胆碱、腺嘌呤、麦角甾醇及香菇多糖,有抑制体内合成胆固醇,促进胆固醇分解和排出,防止血脂升高的功效。
  8、生姜
  生姜性热,味辛,有温暖、发汗、止呕、解毒、温肺等作用。
  9、小米
  小米性平偏温,味甘,甘味色黄入脾,能和胃温中。小米粥常用于小儿脾虚泄泻,老人气虚乏力,产妇产后补养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

  • 版权所有: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
  • 网络管理与技术支持:北京中科时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(健信网)
  • IPC备案编号:京ICP备1703357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