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健康科普

秋季饮食养生 教你7大招

发布时间:2022-08-16 16:49:54.0 作者:99健康网 浏览次数:0

秋天渐至,早晚温差较大,不少人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和小孩,容易感冒咳嗽。而除了上呼吸道毛病外,有些人开始感觉皮肤干燥,甚至出现了腹泻、便秘等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。“造成这些疾病的原因是秋燥”。以下7招可指导大家防秋燥,过个顺心的秋天。
  第一招:少辛增酸忌寒凉
  秋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,避免燥邪伤害。少摄取辛辣、多增加酸性食物,以加强肝脏功能。
  有些人爱吃酸梅止渴,“其实酸梅属于碱性,”吃多了影响肠胃道消化机能,容易发生溃疡。
  至于脾胃保健,应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,少吃生菜沙拉等凉性食物。俗话说“秋瓜坏肚”,秋天吃西瓜、香瓜等易损脾胃阳气。不妨适量吃点苹果、柿子、柑桔、梨、葡萄和龙眼。
  可滋阴润燥的食物:银耳、甘蔗、芝麻、梨、菠菜、豆浆、蜂蜜、藕等。
  偏酸性水果:苹果、葡萄、石榴、杨桃、柠檬、柚子、山楂等。
  辛辣食物少吃:姜、蒜、韭菜、辣椒、葱等。

 


  第二招:养阴补气
  中医师不反对秋天进补,但了解自己是哪种体质很重要,因为“补”的内容也各异。
  如果属于过敏体质,着重“补气”,要偏向温补,忌吃寒凉食物。很多人以为蜂胶对过敏性疾病很好,其实蜂胶在中医属于寒性,刚好与治过敏体质温热药相冲。
  常见的养阴药:枸杞、玄参、玉竹、麦冬,可促进唾液腺体的分泌,可润喉,也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。
  常见的补气药:人参、黄耆、白朮、茯苓(剂量应向专业中医师咨询)。
  第三招:情绪保守敛元气
  在秋主“收”的原则下,情绪要慢慢收敛,凡事不躁进亢奋,也不畏缩郁结。“心要清明,性保持安静,”在时令转变中,维持心性平稳,注意身、心、息的调整,才能保生机元气。
  第四招:适当运动
  秋天可多接近大自然、多运动,吸收天地精华。尤其是伸展动作,可帮助拉伸,维持身体灵活度,滋脾补筋,强化循环。要注意的是,早晚较冷时,不要在外面运动。尤其老年人容易受寒,需调整运动方式。
  早晚天冷:建议在室内运动,如气功、太极拳、八段锦或瑜伽等。
  白天户外:建议老年人多缓步走,年轻人可快步走,走到微喘或微微出汗。可增强心肺功能、调整气血。
  第五招:穿明亮衣服
  有种说法,秋天要多吃白色食物。但中医认为,白色食物多偏寒凉,像白菜、萝卜这类,“吃吃当然不错,可是如果属于过敏体质,会愈吃愈严重。”
  另外秋天万物枯败,充满萧瑟肃杀气氛,情绪容易受影响。五行中既然秋天对应白色,代表清爽、明亮,表示要多穿白色、亮度高的衣服,让心情更愉悦轻快,别人看起来也较有生气,不致死气沉沉。
  第六招:强身健肺养生功
  秋气通肺,秋燥易伤肺,因此秋天首当保养肺脏,以下介绍两种养肺功法。
  1、高甩兼容法
  功效:能扩展心、肺脉及肝、脾、胃功能,有助于神智清明,身体轻盈灵活。
  步骤:
  1、眼神平视,吸气,两手顺势甩高过头,身体向上挺拔。
  2、吐气放松,两手平均朝身后下甩。
  3、如此来回运作,连续约十分钟。
  2、嘶泄肺盛法
  功效:能帮助情绪内敛、收摄平和。
  步骤:
  1、两脚平行与肩同宽。
  2、吸气时手心上捧,顺势在胸前翻掌,掌心朝外。
  3、呈“嘶”字口形不发出声音,缓缓吐气,两手向两侧平推伸直,然后慢慢放松。
  4、两手放下,身形回正。
  第七招:秋季养生食谱
  1、滋阴银耳羹。
  2、秋季养生茶:桑菊茶。

 

 

 

 



  • 版权所有: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
  • 网络管理与技术支持:北京中科时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(健信网)
  • IPC备案编号:京ICP备1703357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