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健康科普

处暑|未觉夏已尽,时至已新秋

发布时间:2022-08-23 12:01:07.0 作者: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 浏览次数:0

2022年8月23日11时15分
       处暑节气至

      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
       第十四个节气
       “处”含有躲藏、终止的意思
       “处暑”表示炎热暑天已经结束
       随着太阳高度继续降低
       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
       气温逐渐下降
       意味着
       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

 


       处暑 三候
       一候鹰乃祭鸟
       秋高气爽,利于老鹰捕猎,可供鹰捕食的鸟类和动物数量很多,鹰把捕到的猎物摆放在地上,如同陈列祭祀。
       二候天地始肃
       “天地始肃秋者,阴之始,故曰天地始肃。”万物进入了这个时间段内,逐渐开始凋零,表现最明显的便是枫叶变红。
       三候禾乃登
       “禾乃登”的“禾”指的是黍、稷、稻、粱类农作物的总称,“登”即成熟,五谷丰登,意为要秋收了!
       处暑 风俗
       吃鸭子
       “七月半鸭,八月半芋”,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。处暑这天,老北京人会去买处暑百合鸭,而江苏地区,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,正所谓“处暑送鸭,无病各家”。
       开渔节
      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,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期,中国沿海地区常会在此节气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,欢送渔民出海,期盼渔业丰收。
       出游迎秋
       处暑过,暑气止,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,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。民间有“七月八月看巧云”之说,有“出游迎秋”之意。
       处暑 养生
       睡眠充足
       进入秋季后,人体出汗减少,人的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,水盐代谢开始恢复原来的平衡,心血管和神经系统负担缓解,肠道功能日渐正常,由此,身体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,如不少人清晨醒来还想再睡,这种状况就是“秋乏”。此时人的起居应相应调整,尤其是睡眠要充足,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以适应“秋乏”。
       注意养胃
       处暑以后,早晚温差开始增大,肠胃受的刺激增大,抵抗力和适应性随之降低,容易出现肠胃不适。因此处暑时节要注意养胃,饮食要以清淡为主。晚上睡觉时要关好门窗,在腹部盖上薄被,以防脾胃受凉。
       处暑,带走了暑气
       带来了新凉
       心境清凉而热情不减
       是对待生活最好的状态
       愿我们褪去浮躁
       沉静下来
       且听秋韵

 

 

 

 


  • 版权所有: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
  • 网络管理与技术支持:北京中科时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(健信网)
  • IPC备案编号:京ICP备1703357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