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科普园地

秋分节气到了 3种习俗你了解吗

发布时间:2023-09-22 13:21:56.0 作者:99健康网 浏览次数:0

 

 

今年的秋分,是在9月23日。秋分节气是什么意思呢?简单来说,就是这天的白天和黑夜时间相等,并且白天逐渐缩短,长夜逐渐延长,气候也会慢慢的转凉了,并且在秋分过后,不会再打雷了。
  到了秋分节气这天,有什么习俗吗?
  1、秋分要竖蛋
  俗话说“秋分到,蛋儿俏”。有人认为,春分和秋分是白天和黑夜等长的日子,地球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,鸡蛋竖起来相对比较容易。因此在每年的春分或者秋分这一天,很多地区都会进行“竖蛋”的试验。先选择一个大小匀称的新鲜鸡蛋,然后轻轻的竖放在桌子上,虽然失败的多,但是成功的也不少,能够竖起来的鸡蛋更是显得风光。
  秋分天气晴朗,人的心情也会舒畅,在思维方面也比较敏捷,动作也会利索,更有利“竖蛋”成功。
  2、秋分吃甘蔗
  秋分养生,要多吃辛酸的食物。甘蔗具有清补和清热的作用,丰富营养成分,对于治疗大便干结、低血糖、反胃呕吐、小便不利、虚热咳嗽、烦渴等,都有一定的效果。在秋分的时候,人们会把甘蔗当成首选的水果。
  那些劳累过头、或是饥饿、头晕的人,只要啃上2节甘蔗,保你能够精神振奋起来。甘蔗比较寒,如果有脾胃虚寒或者是有胃部疼痛的人,最好是要少食用。
  3、秋分吃秋菜
  有些地方,在秋分这天会选择吃秋菜。什么是秋菜呢?也就是一种野菜,叫做野苋菜,有的地方则是叫秋碧蒿。秋菜的做法,一般是和鱼片一起煮,做成“滚汤”,而炖出来的汤则是叫做秋汤。民间更是有顺口溜这样说到:“秋汤灌脏,洗涤肝肠。阖家老少,平安健康。”
  秋分养生要润燥
  进入秋季之后,秋燥也随之而来。在秋分节气之前,夏季的暑热还会残留一些,所以秋燥偏向于温燥,过了秋分之后,天气转冷秋风也比较大了,秋燥就主要是凉燥。
  由于秋燥的原因,不少人难免会出现口干舌燥、喉咙干痒、皮肤干燥、秋季腹泻以及皮肤干燥等问题。因此,在饮食上要注意预防秋燥,做好调养。多吃滋阴、去燥的食物,补水除了水要多喝之外,更要全方面进行,皮肤方面也要进行保湿,从头到脚,要让身体感到润泽和舒服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  • 版权所有: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
  • 网络管理与技术支持:北京中科时力健康科技有限公司(健信网)
  • IPC备案编号:京ICP备17033574号-1